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41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84篇
教育   6350篇
科学研究   1207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55篇
综合类   212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9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6篇
  2021年   301篇
  2020年   423篇
  2019年   413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103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219篇
  2014年   590篇
  2013年   556篇
  2012年   770篇
  2011年   754篇
  2010年   435篇
  2009年   328篇
  2008年   449篇
  2007年   422篇
  2006年   441篇
  2005年   338篇
  2004年   292篇
  2003年   227篇
  2002年   223篇
  2001年   136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离子极化学键型有着重要的影响,结合卤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2.
刚性常微分方程的数值解法在化学动力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刚性常微分方程已成为复杂化学反应研究的重要途径,本介绍了化学动力学计算中的刚性问题和数值解法,并着重讨论常用的吉尔(Gear)法和半隐式龙格库塔(Semi-implicit Runge-Kutta)法及其在化学动力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3.
科学计算中辅助技术是计算机科学发展到一定阶段而提出的一个很有实际意义的课题.本文针对科学计算过程探讨了工程数据库技术和可视计算技术  相似文献   
94.
目前我国工程类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较为突出,但总体上尚未形成品牌优势,工程类高职院校若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打响品牌战略,实施八大工程,即方向工程、学科工程、基础工程、"三师"工程、人文工程、科研工程、模式工程、"稻草"工程,以此塑造工程类高职院校的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95.
基于"三明治"教学模式和培养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将施工技术课程体系内容进行分析、分解、整合,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从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施工实习、课程设计五个方面进行改革,以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目的,同时也为国内同类地方院校土建类专业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6.
化学教学中合理运用化学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思维能力发展,学会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97.
"卓越工程师"是我国未来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方向,大学工科教师是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核心力量。基于工科教师的科类特点,分别对个体专业化与群体专业化的作用关系,影响大学工科教师专业化的外部因素(组织因素、制度因素、环境因素、文化因素)和内部因素(积极向上的事业心、浓厚的职业情感、坚强的意志力)予以系统分析,以期为高校制定相应的工科师资培养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
“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定位与教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总结“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的教学实践基础上,针对学生片面和孤立地理解与把握工业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问题,提出以“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主线来串联工业工程各个专业课程,并根据这个思路对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以期让学生在学好“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的同时全面系统地理解和把握工业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99.
梅贻琦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著名的教育家,他在长期教育实践基础上,经过深入思考,提出关于培养适合国情的高等工学类人才的观点,力主以“通才教育”理论改革工程学科教育模式,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他的教育主张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0.
关于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高等教育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提高工程技术人才竞争力的战略决策。实施这一计划,必须科学把握其内涵和要求,准确定位"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规格,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校企合作为载体,以优化培养方案与改革教学方法为手段,大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努力为社会尤其是企业培养大批能力型、创新型、复合型、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